乳品市场低迷导致新西兰27名奶农自杀 创5年新高

   日期:2015-09-29     浏览:11267    
        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让9000公里外的新西兰奶农尝到了巨大的甜头,新西兰与中国的乳制品贸易额从2013年的28亿纽币飙升至去年的60亿纽币,让新西兰牧场主们陷入了中彩票般的狂喜。但随着全球性供应过剩和中国市场需求变化,新西兰奶农的热情已经消退,生活陷入艰辛。

        曾几何时,尽管新西兰出口中国的乳制品价格已经达到创纪录水平,但依然无法满足中国人对优质的新西兰婴儿配方奶粉的渴求。毒奶粉丑闻让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安全性存疑,转而购买进口奶粉。

        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为改变,全球性牛奶产能过剩和中国消费者对进口乳制品需求的下降,让新西兰奶价下滑了50%,一些奶农不得不借债度日,农村自杀现象上升。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新西兰乳业出口总额为120亿纽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60亿纽币出现大幅缩窄。对中国乳制品出口下降尤为明显,从去年的60亿纽币下降到今年的23亿纽币。

       “我们可能将面对巨额赤字。”拥有400头奶牛的Wairarapa奶农ChrisEngel说。他与妻子Jude共同经营牧场超过30年,除了市场不景气,他们还刚刚经历了干旱和其他不利因素,日子从未这么艰辛过,“我们不得不经常和银行联络,获得贷款支付账单。”

        中国去年经济增长了7.4%,是20年来增长最低的年份。有预测认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跌至7%或更低。但来自中国的挑战不仅是经济增速放缓。在一些领域,中国本土企业正变得更具竞争力,执政党鼓励中国乳制品企业通过合并方式成为实力雄厚的实体。2008年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乳企努力夺回丢失的市场份额,直到最近他们的产品策略获得成功,包括中国乳业品牌蒙牛和伊利都已恢复元气。

        新西兰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牛奶生产在2014年开始复苏,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口量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

        新西兰央行为了阻止以乳业为主导的新西兰经济陷入衰退,在今年以来3次降低基准利率,帮助奶农和其他商品出口商降低纽币汇率以提高商品竞争力。

        另外一则令人痛心的统计数据在本月披露,显示27名新西兰奶农和农场工人在过去一年中自杀,为5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分析认为,与外界隔离的农场生活可能是导致自杀的原因之一。

        恒天然收购并消化了新西兰的大部分奶源,首席执行官TheoSpierings称,中国正非常严肃地发展自身的牛奶供应,但他同时指出中国自身的乳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依然依赖进口。

        从2004年到去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耗量从7公斤上升到19公斤。从长期来看,中国每年的乳制品销量还将上升10%。为了帮助奶农渡过难关,恒天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无息贷款。

        Engel同时还担任当地农民联合会主席,他和其他奶农正设法度过这艰辛的一年,其中一些农户不得不靠借贷过日,期待奶价复苏,好消息是奶价似乎在8月份已经触底。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