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上买到的大米,有可能是“整过容”的!近日,有市民向现代快报96060热线反映,在南京市鼓楼区原下关粮油批发市场附近,有一家粮油门店,每天都将大批过期甚至发霉的大米进行抛光美容,重新包装后设上新的生产日期,再装车运走,供应多家单位食堂。现代快报记者随即进行暗访,将该违法行为逮个正着,目前,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公安部门正在调查此事。
中秋临近,一大批活跃在网络卖家手上的“手工月饼”卖得挺火。25日,记者在淘宝和微信商店输入“手工月饼”“私人烘焙”等关键字后,大多数产品的页面上,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标准号一栏,均为空白状态。
炎性肠病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它在过去属于罕见病。昨天,记者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医学学术会的“国际肛肠论坛”上获悉,炎性肠病正在逐步往常见病发展,而该病多发在年轻患者群。
“酵素,3421万元;乳清蛋白,3402万元;玛卡提取物,2854万元;胶原蛋白,1470万元;氨基葡萄糖,1021万元。”这是今年5月某网站保健品热销榜的前5名产品及其销售额,该网站保健品大类的销售总额达到11.57亿元。在微信等电商平台上,这些标有瘦身排毒、美容养颜甚至抗癌防癌等诱人标签的保健食品,同样卖得火热。然而,这些保健食品真如广告里说的那样神奇?
吃货们在家里、在办公室或在途中,只要用手机点点下单,各式各样的名菜、流行菜或时令菜,都能送到家里的冰箱。多少年来,人们总想能像放油加糖一样方便随意拿出各式菜肴的愿望,终于由一个名叫“深冻锅”的一举解决。有幸尝过的消费者,亲切地将深冻锅称为“飞厨神锅”。
中秋近在眼前,各家月饼厂商的促销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月饼已经纷纷上市销售。而今年,除了各大卖场及品牌连锁店的常规销售外,很多月饼生产厂家也开始从互联网+找突破口,与线下各大商超销售稍显平淡不同,今年月饼集体“触电”,且线上卖得红红火火,而各大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月饼品牌数量较去年有明显的增长。
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尽量到正规的店铺,并且索要发票等相关票据。这样,一旦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很多商品都可以在超市轻松购买到。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经常有媒体爆料出黑心厂商制作假冒伪劣产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危及人们安全健康的新闻。如今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学多人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惧心里,觉得一旦吃了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会危害身体健康。那么事实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问题呢?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挑选、烹饪食物过程的疏忽,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一级营养师、厦门市营养师协会会长王雷军提醒市民,应挑选新鲜的食物,并在烹饪过程中保证清除食物细菌,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
据《劳动报》报道,看起来洗得非常干净的街边烤肉,能不能吃?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上海首份街头食品摊店健康安全调查报告。报告称,大多数街头烤肉都含有强致癌、致畸的毒素。
百元一斤的有机贡米,35元一斤的有机猪肉,3元一个的有机鸡蛋……昨日的第二届汉江流域农博会现场,我省一些高精尖的有机食品在展区登台亮相。然而,现场也有市民在问,这么贵的有机菜、有机米真的都货真价实吗?我省有机食品行业发展情况如何?楚天金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好多人都以为食物放进冰箱就会 “安全”,不会变味、不会变质,实际上,冰箱只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抑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但食物存放时间过长,一样也会变质,吃了有可能会让人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冰箱食物中毒”的症状。
昨日下午,市质监局组织全市170多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对《食品安全法》进行系统学习,并开放了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的食品包装实验室,为大家揭秘食品包装和餐具洗涤等生活石化产品检验细节。在参观现场,实验室工作人员还向大家支招安全包装的方法,并解释了一些食品包装及生活用石化产品方面的误区。
近日,一则有关“在某些品牌的儿童饮品中含有肉毒杆菌”的消息又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而且还与白血病扯上了关系,这条自称来自妇幼保健院的紧急消息称:儿童乳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喝了会导致白血病,引起了家长们的高度关注。记者向市妇幼保健院和市食药监局等单位进行了求证,工作人员均表示未发布过类似消息,希望家长们提高警惕,不要转发。
注意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日期。最好通过外观及手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如肉食出现变色、发黏或包装膨胀等情况,应立即扔掉。
9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严禁标注“进口奶源”、“益智”等误
9月13日,大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月饼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月饼“执行标准”、“卫生证号”等存在异常,便顺藤摸瓜,将非法生产加工月饼作坊查处。
“鸡蛋糖精,同食中毒、死亡;豆腐蜂蜜同食耳聋;海带猪血同食便秘;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牛肉红糖同食胀死人”,互联网上,种种食物相克理论令人触目惊心。
正宗的奶茶都是由牛奶加茶成分煮成,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天气慢慢转凉,街头热气腾腾、浓香润滑的热饮奶茶备受市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