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喝药酒治骨质疏松?当心药物不良反应

    喝药酒治骨质疏松?当心药物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症猛如虎,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5名女性中就有1名受到骨质疏松症的侵害。这些患者一旦发生骨折,对自己的生命和家庭而言都将是无穷的灾难。为此,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近日在北京启动“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援助项目”,从4月1日起,广州等25个城市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女性患者可申请高额治疗补助。在相关活动上,有国内知名骨科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号称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的药酒缺乏疗效依据,喝了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15-11-19
  • 抗癌食物之首红薯 你爱吃吗

    抗癌食物之首红薯 你爱吃吗

    16世纪时,有两个在菲律宾经商的中国人,设法将一些红薯藤编进竹篮和缆绳内,瞒天过海,运回了福建老家,种植繁殖下来,慢慢地就遍布了中华大地。多少年来,由于这个舶来品易种易得,售价低廉,人们只作为粗粮和饲料看待。其实,红薯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

      发布日期:2015-11-18
  • 快过期食品难再混迹货架

    快过期食品难再混迹货架

    11月9日~12月9日,广州市法制办就《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今后食品经营者在销售快过期食品时,必须作出醒目提示,处理过期食品的情况也需要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否则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场发现,目前仅有少数超市设立临期食品专区,有商家担忧此举加重卖场成本。

      发布日期:2015-11-18
  • 四川食品抽检:9批次川酒产品登黑榜 多陷甜蜜素风波

    四川食品抽检:9批次川酒产品登黑榜 多陷甜蜜素风波

    11月16日,四川省食药监局公布了今年第10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接受抽检的粮食及粮食制品、酒类、豆类及其制品等15类食品、541批次样品中,530批次食品抽检合格,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而在不合格的11批次中就有9批次来自于川酒产品。

      发布日期:2015-11-17
  • 保质期临近 打折食品别囤太多

    保质期临近 打折食品别囤太多

    为何肉制品、食用油、鸡蛋保质期尤为关键?为什么日本食品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昨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解析》,解读了食品“保质期”问题。

      发布日期:2015-11-11
  • 不标明食品临近保质期 超市将受罚

    不标明食品临近保质期 超市将受罚

    广州拟建立临近保质期和当天到期食品消费提示制度、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封存与销毁制度和临近保质期食品的捐赠制度。今后食品经营者在销售快过期食品时,必须作出醒目提示,处理过期食品的情况也需要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否则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发布日期:2015-11-10
  • 问题茶叶半年16次上黑榜 多为同一原因

    问题茶叶半年16次上黑榜 多为同一原因

    一个食品生产厂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有16批次产品被市食药监局通报批评,这样“屡上黑榜”的厂家不止一个。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福建知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知福”茶叶,有16批次产品被通报下架;天津市鸿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鸿乐”牌蜜饯类零食,“上榜”6批次。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年初北京颁布了《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办法》,但目前对屡次曝光的食品企业还是市场自行约束。

      发布日期:2015-11-09
  • 大白菜也能做饮料

    大白菜也能做饮料

    日前,在河北省-天津科技大学饮料新产品技术发布洽谈会上,来自京津冀的五十余位食品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就67款饮料新产品进行了现场品鉴和现场对接。由天津科技大学研发的大白菜饮品,以新鲜大白菜为原料,经过榨汁、复配牛奶、灭菌、接种乳酸菌、发酵等工序,制作成口感细腻、清爽的发酵饮料,将北方人民一年四季都喜爱食用的传统蔬菜变成了助消化、健脾胃的健康饮品。据天津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分会理事周庆礼介绍,大白菜饮品的开发生产在国内尚属首次,味道类似于乳酸菌饮料中带有蔬菜的清香,该产

      发布日期:2015-11-06
  • 销售食品不合格或面临刑事处罚

    销售食品不合格或面临刑事处罚

    昨日上午,顺德区检察院对两起销售“铝超标”油条案件举行听证会,因为犯罪嫌疑人情节较轻、认罪态度较好,该院对两宗案件中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拟不提起公诉。记者从顺德区检察院获悉,由于加大整治力度,近两年顺德食品安全类犯罪案件剧增。

      发布日期:2015-11-05
  • 食品进国门 要过8道关

    食品进国门 要过8道关

    如今,海淘奶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三文鱼、牛肉、饼干……这些食品已经摆上了不少成都人家的餐桌。这么多的食品进口,安全问题是否能让人安心呢?昨日,记者来到了成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体验进口食品如何经过检验检疫层层把关。

      发布日期:2015-11-04
  • “儿童食品”成牟利噱头值得反思

    “儿童食品”成牟利噱头值得反思

    儿童挂面、儿童牛奶、儿童肉松、儿童酱油……超市货架上包装精致的“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价签也同样刺眼,比普通食品贵上不少。儿童食品果真更有营养更让人放心吗?食品专家表示,一些企业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不仅价格虚高,同时还不见得更有利于儿童的营养吸收。

      发布日期:2015-11-03
  • 家长别再让步!让BB跟垃圾食品SAY NO

    家长别再让步!让BB跟垃圾食品SAY NO

    其实很多的父母自己本身就是垃圾食品的追捧者。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汉堡﹑汽水﹑方便面…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这一切被孩子看进眼里,如果没有大人的指引,他们本身并不能认识这些食品的危害。当你亲眼看到孩子为了一个雪糕,一瓶果汁赖在地上不肯起来,哭闹着要买,如同“上瘾”般无法自拔,父母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依然任其发展,一再让步,只会更加助长宝宝对垃圾食品错误的期待与依赖,让越来越多的不良商家找到商机,更是给孩子的身体埋下了不可逆转的健康隐患。

      发布日期:2015-11-02
  • 比起红肉致癌 中国人更怕食品不安全

    比起红肉致癌 中国人更怕食品不安全

    世卫组织报告指出,加工食物“对人类致癌”,而未加工红肉则“较可能对人类致癌”。因此在美国和欧洲国家,人们在思考要不要继续食用他们最爱的培根、香肠和火腿。

      发布日期:2015-10-31
  • 细菌“喂”勺糖 产电80小时

    细菌“喂”勺糖 产电80小时

    给细菌“喂”勺糖,做成电池能持续产电80小时?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生团队研发出的成果——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电池,该成果于不久前获得了2015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金奖。

      发布日期:2015-10-30
  • 传统餐饮企业的漫漫资本征途

    传统餐饮企业的漫漫资本征途

    餐饮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有些不紧不慢。然而,目前在1300余家排队挂牌新三板的公司中,却出现了多家传统餐饮企业的身影。传统餐饮企业为何扎堆挂牌新三板?它们进军资本市场之路走得是否顺畅?

      发布日期:2015-10-30
  • 婴幼儿奶粉管理上升至药品级别 规范乱提价乱象

    婴幼儿奶粉管理上升至药品级别 规范乱提价乱象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正式实施,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将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9月2日,备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征求意见稿,对在国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譬如一个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种产品、每个企业不得超过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羊奶粉要标注羊乳所占的比例等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严苛的规定将有利于规范混乱的婴幼儿奶粉市场。

      发布日期:2015-10-29
  • 中国肉协:没有任何食品被证实引发癌症

    中国肉协:没有任何食品被证实引发癌症

    中国肉类协会昨天正式发布声明反击: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有任何一种食品(包括红肉和肉类加工制品)被证实引发或治疗任何癌症。

      发布日期:2015-10-29
  • 调查:全球每年18.4万人死于含糖饮料

    调查:全球每年18.4万人死于含糖饮料

    据美媒报道,一项新分析发现,全球每年因饮用含糖饮料而导致的死亡约达18.4万例。

      发布日期:2015-10-28
  • 销售过期食品至少罚款5万元

    销售过期食品至少罚款5万元

    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货值不足1万元的,可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24日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食品安全培训会上,省食药监局负责人向前来参加培训的200多家食品企业的500多名负责人,解读了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此次培训由湖南省食品流通行业协会主办、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协办。

      发布日期:2015-10-26
  • 常喝含糖饮料患子宫内膜癌风险高

    常喝含糖饮料患子宫内膜癌风险高

    众所周知,喝太多含糖饮料不利健康,但是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又发现一个远离含糖饮料的理由:常喝含糖饮料的女性容易罹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最多增加近八成。

      发布日期:2015-10-24